第87屆中國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展API China與第25屆中國醫藥工業展CHINA-PHARM將于10月12-14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辦。
API China-專注于提高中國醫藥原料藥、中間體、藥用輔料生產、研發的整體水平,代表中國制藥工業新產品和技術,已成為匯集行業內領軍人物、展示先進的產品技術、為企業解讀政策法規,提高行業生產水平并反映行業發展趨勢的品牌盛會。展會得到97% 以上中國制藥工業百強企業的支持,為制藥企業決策、采購、技術、研發人員提供與目標客戶建立信息交流、商業合作的機會
中國食品藥品國際交流中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醫藥包裝協會、國際制藥工程協會、中國生化制藥工業協會、國際藥用輔料協會等單位將從政策、法規、監管、市場、產品、技術方面,舉辦30余場專題論壇。內容涵蓋制藥行業國際法規、《中國藥典》、抗體藥物監管、PIC/s、ICH Q8-Q12、ICH Q13、綠色制藥、微反應連續生產、環保與三廢治理、智能制造與智能工廠、藥品原材料和一次性系統、生物制品工業實踐及挑戰探討、CXO研發、復雜制劑開發、制藥工業信息化與自動化等等。屆時,100多位行業專家、1000余家原輔包和設備企業,數萬行業精英將共聚英雄的武漢,共同搭建覆蓋藥品研發與生產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交流、合作、展示平臺,全面展示最新產品、技術及藥品生產、研發全流程解決方案,傳播先進制藥理念。
API China和CHINA-PHARM大會組委會將與武漢市政府、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等單位緊密配合,確保到會客商健康安全。將全力以赴做好商機對接、展商服務、觀眾邀約等各項工作,與中國制藥行業全體同仁攜手,鏈接醫藥全產業鏈,激發行業創新活力,共同構建中國制藥內循環大平臺,全球制藥產業鏈發源地。
展出內容:醫藥原料藥、藥用輔料、天然提取物、化學試劑、中間體、精細化工原料、重要原料、食品原料及添加劑、獸藥原料、飼料原料及添加劑、保健品原料及添加劑、生物技術、醫藥研發服務、合同定制生產服務、注冊與藥事服務、培訓服務
隨著疫情影響,國內很多博物館都一直處于閉館狀態,由于為了滿足用戶足不出戶就能瀏覽博物館的需求,很多博物館、展館都開通了線上展覽需求,例如最近膠州博物館將所有展廳拍攝成解說游覽視頻供市民“線上游覽”。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展會策劃、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
VR技術的出現,讓很多企業把展廳搬到線上,讓更多無法出門或者想通過網絡了解知名企業的用戶,只需通過網絡就可以觀看企業展廳,近日,騰訊作為“云上”文博會參展企業之一,騰訊通過VR和3D建模技術,首次將騰訊濱海大廈展廳及公共開放區域都搬到云端。據了解,這也是自2017年濱海大廈揭幕以來,展廳首次以線上的方式接待訪客。
地方文化通過展廳這種展現形式更好與觀眾發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當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當地民風民俗的濃縮品,建設展廳更好的將這種文化留存并傳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為講好粵西航道發展故事,2019年初,粵西中心黨組決定建設粵西航道文化展廳。
在2025年上海光伏展SNEC PV+上,信可威展會搭建公司的展臺設計旨在展現光伏行業前沿科技的魅力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突出企業的創新實力和品牌形象
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廳設計裝修、展會展位設計、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同時提供展示設計,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作為展覽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設計創意、現場搭建和維護、全國巡展等,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
原定于2020年1月1日上線的“南通農業扶貧館”提前于19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標志著我市政府采購助力脫貧攻堅政策的正式落地,將極大地促進和方便單位工會和食堂組織支持脫貧攻堅采購。據了解,當天,位于鳳凰文化廣場6樓的南通農業扶貧館實體展廳也同步對外開放。
近日,設于寧波奉化區檢察院的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對外投入試運行以來,不斷有社會各界人士預約參觀。寧波奉化區檢察院依托“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創建的“6+”普法模式獲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6+”普法模式分別為“基地+網上展廳”、“基地+蔚藍普法宣講團”、“基地+檢察官說法”、“基地+法治課堂”、“基地+模擬法庭”、“基地+巡回普法”六大模式。同時,在設備完善的實體展廳基礎上,該基地還建有全仿真立體的線上模擬展廳,并創造性地使用推廣“6+”普法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針對不同普法條件和不同普法對象,采用最合適的普法模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普法宣傳的接受度和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