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博物館
簡介:海珠區博物館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磚圍墻,建筑多用木雕、磚雕、壁畫裝飾,極具嶺南建筑特色和藝術價值。該館與鄧氏宗祠同為一址。鄧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為鄧世昌之母為紀念愛子,用清政府的撫恤金將祖居擴建而成。故又稱之為鄧世昌紀念館。海珠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博物館,是收藏和展示海珠歷史文物的重要場所。館內設有《海珠博物館館藏文物展》、《盆景雅石展》。
地址: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寶崗大道龍涎里2號
博物館等級:國家三級(文物)
為防止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保證參賽各方安全,決定不面向境外觀眾售票,僅面向境內符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的觀眾售票。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通用技術郵電器材集團承辦的第三十一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 EXPO將于2022年9月22-2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作為我國信息通信領域技術創新和發展成果展示的重要平臺,PT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著力打造的全球信息通信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橋梁。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10月21日-26日 第二十二屆武漢國際汽車展覽會不見不散 回顧2020年第二十一屆武漢國際車展,是武漢按下“重啟鍵”后規模最大的線下展會之一,以其獨領華中汽車消費風向標的影響力,展示出了大武漢的強勁經濟動力和良好城市形象。
簡介: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金洲北路563號,201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是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全國性題材紀念館,建筑面積為20722.038平方米,總投資約3.19億元人民幣。
本次上海世環會的展臺設計報館時間為4月30號截止,信可威在線承接展臺設計施工,期待與您的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云游博物館”成了博物館界的熱詞,國內很多處于閉館狀態的博物館利用“云端”發布館藏、介紹展覽、開設網上展廳等,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當前,云游博物館將成為數字博物館機會和挑戰!
2023年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覽會(CPHI China),展會時間:2023年06月19日~06月21日,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主辦方:Informa Markets,舉辦周期:一年一屆,展會面積:180000平米,參展觀眾:55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2500家。
東西扶貧協作開創“互聯網+”社會扶貧新模式,9月28日,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與少數民族工藝品非遺展銷中心——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以下簡稱“廣東館”)舉行了揭牌儀式,線下展廳與線上網站平臺(網址:https://guangdong.zgshfp.com.cn/)同步開啟運營。
中華姓名博物館又稱南溟黎公祠,如今也被改建為中華姓名博物館,與圖騰博物館互相呼應。走入博物館,便受到兩旁一個個雕塑人像的“夾道歡迎”。這里陳列著100個百家姓氏始祖的雕塑,栩栩如生。博物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橫亙”在祠堂正廳的巨型字典———長5.6米,寬3.4米,共53頁的《起名字典》。這本要三個人一起才能翻動的字典,記載了各個姓氏的來源、變化及意義,是一本起名字用的工具書,據稱正準備申報“世界上最大的字典”的吉尼斯紀錄。